-
世界十大名著书籍推荐阅读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的十部经典长篇名著。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深刻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交战的丰富经验,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历代卓越的军事思想,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军事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战策;是对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理论概括和军事谋略提纲挈领式的汇集。
-
孙子兵法 第十三篇 【用间篇】译文
孙武讲到的五种用间的方法,可以说是非常全面的。用间的办法看起来是五种,但是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看你会不会使用。用间从古代的时候起就不仅仅局限于战争,在外交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被广泛地使用,并出现了大量的用间的兵书和谋略,36计中也有专门的反间计。
-
孙子兵法 第十二篇【火攻篇】译文
孙武说这五种火攻的方法,在后来的战争中,都被将帅们反复地使用过。但孙武在火攻篇里还讲到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思想,那就是要“慎战”。因为火攻的破坏性很大,无论是人还是物资,一把火烧光,就再也没有了。因此,孙子说:“火攻”不过是“兵攻”的辅助手段,这就是“借助”的思想,借助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条件,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
孙子兵法 第十一篇 【九地篇】译文
用兵作战的方法很多,对作战地点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孙武总结出六种作战的地点,又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待的办法。同时孙武又提出了多变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对敌我双方官兵的心理也进行了分析,这是一篇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军事心理学专著。
-
孙子兵法 第十篇【地形篇】译文
地形是战争中经常要遇到的客观条件,地形之复杂多变,用兵打仗的将领应该多多地考察,同时又要了解敌方兵士和将领的情况,根据情况决定作战方案。有时地形看起来很简单但可能敌人已设下了埋伏;有时地形很复杂,可有了周密的计划也是可以取胜的。
-
孙子兵法 第九篇【行军篇】译文
行军是用兵的重要策略,古代战争讲求进退自如,而现代战争则有了运动战。所以说,行军、处置和判断敌情乃是用兵的三项重要法则
-
孙子兵法 第八篇【九变篇】译文
战场上千变万化的,胜败除了要看双方的兵力大小,还要看指挥员的应变能力,孙子用“九变”来形容这种变化,可见变化之多。没有变化而墨守战规,自然要被灵活多变的对手打败,这其中所说要有所“不为”“君命有所不受”“杂于利害”都是很重要的军事原则,从古到今许多有作为的军事家,正是靠多变来取胜的。
-
孙子兵法 第七篇【军争篇】译文
战场上最主要的问题是夺取主动权,这就是战争,争是必要的,但不可乱争,否则,不但争不来胜利,还会全军大败。本篇说的“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和“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都是很重要的原则,仅有原则还是不够的,还要看将帅会不会正确使用。
-
孙子兵法 第六篇【虚实篇】译文
本篇从时空因素的掌握说起,强调争取主动和掌握主动的重要性,重点是“因敌制胜”,论述在战争中要有“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作战的指导思想,不要拘泥常规。
-
孙子兵法 第五篇【兵势篇】译文
本篇主要论述“奇”和“正”的关系,“择人而任势”的重要,强调只有用灵活而多变的战法,才能够出奇制胜。所谓“正”可以理解为正面、正当、正常等。孙子强调,作战要有正面的交锋,要有对事物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思维,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以正合”,“以奇胜”,没有奇,是很难制胜的。
-
孙子兵法 第四篇【军形】译文
本篇主要论述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采取攻守两种不同形式,提出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的作战指导原则。本篇所说的形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军队物资多少、兵力众寡、战力强弱等客观的作战条件,这是可量化的东西;二是指在敌我双方的对比中生成的一种战略态势,是各种客观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孙子兵法 第三篇 谋攻 译文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贯穿于《孙子兵法》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孙子兵法》的精华所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不仅给千千万万的军事家们以深刻的启迪,也一直被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大师及各行各业的人奉为至理名言。
-
孙子兵法 第二篇 作战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一般要动用战车一千辆,辎重车一千辆,集结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人,还要千里迢迢运送军粮。这样国内外的各种费用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维修作战器械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都要耗费数额巨大的资金。做好了这些准备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 因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从而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